一房二卖的房子到底归谁所有(一房二卖,后签
目录:
1.房屋抵押合同公证
2.房屋抵押合同公证有什么影响
3.房屋抵押合同公证与不公证的区别
4.房屋抵押合同公证费收取标准
5.房屋抵押合同公证表
6.房屋抵押合同公证有效吗
7.房屋抵押合同公证费多少钱
8.房屋抵押合同公证怎么写
9.房产抵押合同公证就会有法效益吗
10.房产公证抵押协议有用吗
1.房屋抵押合同公证
【原告诉称】张某诉求:1.判令肖某、信托公司、谭某签订的《个人房产抵押贷款协议》《个人房产抵押合同》无效;2.判令肖某、信托公司、谭某协助张某办理北京市某小区1至3层房屋抵押权注销登记手续;3.诉讼费由肖某、信托公司、谭某承担。
2.房屋抵押合同公证有什么影响
【被告辩称】肖某、信托公司、谭某辩称,《个人房产抵押贷款协议》《个人房产抵押合同》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已经公证,不同意原告诉求【法院查明】2005年9月6日,张某与李**在某家公司居间服务下签订了《北京市存量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张某购买李。
3.房屋抵押合同公证与不公证的区别
**名下的案涉房屋同日,乙方向甲方支付定金10万元2005年11月6日,李**与张某办理了物业交割手续,李**向张某交付了案涉房屋随后,双方因购房资格、阴阳合同、等问题发生争议,未继续履行合同2016年2月,李**将张某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双方签订的《北京市存量房屋买卖合同》及补充协议。
4.房屋抵押合同公证费收取标准
及其他请求法院经审理后,驳回了李**的诉讼请求2006年4月,张某将李**诉至法院,要求李**继续履行案涉房屋买卖合同,后撤诉2009年1月,张某再次起诉李**,请求李**继续履行案涉房屋买卖合同,该案正在审理中。
5.房屋抵押合同公证表
2006年5月5日,李**以1080万元的价格将涉案房屋卖与肖某,同日收到肖某定金50万元2006年5月6日,肖某向李**汇款530万元2016年5月16日,案涉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至肖某名下2016年8月12日,肖某、信托公司与谭某签订《个人房产抵押贷款协议》。
6.房屋抵押合同公证有效吗
、《个人房产抵押合同》并进行公证2007年5月5日,张某诉李**、肖某、链家公司至法院,请求确认李**与肖某签订的《存量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法院判决李**与肖某于2006年5月5日签订的《存量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7.房屋抵押合同公证费多少钱
李**对判决不服,提起上诉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法院裁判】一审法院判令:一、肖某、信托公司、谭某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协助张某办理北京市某小区1至3层房屋抵押权注销登记手续;二、驳回张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8.房屋抵押合同公证怎么写
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律师分析】北京房产律师张海霞一、关于肖某是否构成无权处分的问题,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肖某基于其与李**之间的《存量房屋买卖合同》取得案涉房屋的所有权,但该房屋买卖合同被生效判决确认为无效。
9.房产抵押合同公证就会有法效益吗
故肖某自始不能基于该房屋买卖合同取得案涉房屋的所有权,无权对案涉房屋进行处分二、关于合同效力的问题首先,谭某与信托公司签订的《个人房产抵押贷款协议》《个人房产抵押合同》时案涉房屋登记在肖某名下,案涉房屋恢复登记至李。
10.房产公证抵押协议有用吗
**名下是肖某与李**之间的《存量房屋买卖合同》被确认无效的后果之一张某主张信托公司未到案涉房屋现场进行调查,未审核借款用途,未能严格履行审慎审核义务,系与肖某恶意串通,损害张某利益一审法院根据双方举证质证情况,适用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并认定合同有效,并无不当。
三、关于张某是否系本案适格原告的问题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首先,根据已查明的事实,张某变更诉讼请求与李**同意解除均发生在诉讼过程中,且双方对房屋买卖合同是否已解除还是继续履行存在争议,故在未有生效判决确认张某与李**的房屋买卖合同解除的情况下,本院难以认定张某与李**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已解除。
其次,张某与李**签订有房屋买卖合同,并诉至法院要求继续履行合同以取得案涉房屋的所有权,但基于肖某、谭某与信托公司之间的《个人房产抵押贷款协议》《个人房产抵押合同》在案涉房屋上设立的抵押权会阻碍房屋所有权变更,故张某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是本案适格原告。
四、关于信托公司是否善意取得案涉房屋上的抵押权的问题本案中,信托公司对于肖某申请的个人贷款应依据行业监管机构的相关规定,履行尽职调查职责,对包括抵押物的相关情况在内相关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调查核实,且贷款调查应以实地调查为主,间接调查为辅,采用现场核实、电话查问以及信息咨询等途径和方法。
据信托公司关于其贷款调查情况的陈述,其公司未到案涉房屋进行实地调查;信托公司提交的评估报告的房屋室外照片显示,评估机构作出评估时案涉房屋存在争议且处于诉讼阶段,而信托公司亦未对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进行审慎审查。
综合各方举证质证情况,可以认定信托公司未按照相关规定履行尽职调查职责,存在过错,故信托公司不能善意取得案涉房屋的抵押权举报/反馈
如您需要了解更多资讯,可以联系我们24小时客服:4001019559版权保护: 本文由 【国金同晟】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cldy/4586.html